小野:別人的孩子也是人

有人說台灣教育改革越改越糟,對來自貧窮弱勢的孩子越來越不利,形成了階級世襲、貧窮世襲。其實這個論點涉及兩個最核心的問題,第一是社會普遍的功利心態,扭曲了原來改革的初衷。第二是政府始終沒有能力對整體教育制度提出符合公平正義和社會現狀及需求的大方向和政策來。

那天我和吳念真、簡志忠、李永豐一起上電視節目,談一個我們正在進行的「快樂學習」計劃,提出我們對於偏鄉兒童課後輔導的想法和做法,希望盡我們的力量在台灣各偏遠地區為資源匱乏的兒童建立一個個「祕密基地」,讓許多在下課後缺乏照顧的孩子們有一個可以遊戲和學習的地方。在談話中每個人都娓娓道來自己所觀察到的台灣貧富差距的擴大,在台灣已經形成了兩個平行世界,窮人一個月的開銷往往只是富人吃一頓飯的錢,當那些失去照顧和依靠的孩子們,發現自己在社會上已經找不到最後的連繫時,將會有一種被遺棄的悲哀,甚至憤怒。

資優班向來擠破頭

我們的話題由偏鄉轉向升學競爭激烈的城市學校,我的情緒忽然轉為非常激動,因為想起自己陪伴孩子學習所觀察到的價值非常扭曲的教育現場。有些學校編了要給較弱勢或有學習障礙孩子的預算,全部挪給有競爭力的資優班,因為家長擠破了頭都想讓自己的孩子進資優班,於是就有資優一班、二班、三班等。如果班上出現了行為或學習有點障礙的孩子,家長們總是團結一致的要求驅逐這樣的孩子,忘記教育本身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正是讓孩子們從小學習人的差異性,學習同理心、同情心,更進一步學習互助、相互扶持。功利的父母教出了功利的孩子,使我們的教育現場充斥著強欺弱、眾暴寡的霸凌文化。或許我有切膚之痛,回憶起這些不堪回首的點點滴滴,竟然有點情緒失控。

記得在很久之前的一場「要不要能力分班」的座談會上,有個年輕的女老師引用孔子「因才施教」的觀念大聲疾呼能力分班。我舉起手只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你有一個在課業成績表現很差的孩子,你同意讓他編到被放棄的那一班嗎?」女老師沒有回答我。我加了一句:「請記得,別人的孩子也是人。」

小野《青出於藍》

文章轉貼自: 蘋果即時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早上10:00~下午5:00
TEL:02-3322-2295 FAX:02-2356-8332
100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34號2樓之1
版權所有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